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半年刊
国际刊号:2096-4137
国内刊号:10-1507/N
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半年刊
国际刊号:2096-4137
国内刊号:10-1507/N
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半年刊
国际刊号:2096-4137
国内刊号:10-1507/N
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半年刊
国际刊号:2096-4137
国内刊号:10-1507/N
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半年刊
国际刊号:2096-4137
国内刊号:10-1507/N
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半年刊
国际刊号:2096-4137
国内刊号:10-1507/N
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半年刊
国际刊号:2096-4137
国内刊号:10-1507/N
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半年刊
国际刊号:2096-4137
国内刊号:10-1507/N
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半年刊
国际刊号:2096-4137
国内刊号:10-1507/N
客服电话:13721401959 18695899991
客服1:346314010
客服2:1043257745
客服3:27222934
咨询邮箱:346314010@qq.com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红色精神,这种红色精神也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随着社会主体变化而变化,也为弘扬红色精神提供了参考。一江山精神也是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红色精神内涵也逐渐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红色精神,这种红色精神也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随着社会主体变化而变化,也为弘扬红色精神提供了参考。“一江山精神”也是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红色精神内涵也逐渐丰富,把红色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中,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红色精神, “一江山精神” ,与时俱进 ,弘扬路径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了红色文化,它有三种形态,即物质、精神和制度形态。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是红色文化的内核,弘扬红色精神有着重大意义。红色精神是在一定的时期和区域内形成的,受时空因素的影响较大。时空在不断变化,如何在新时期弘扬红色精神成了当务之急。基于此,笔者从社会主题和红色精神本身出发,寻找原因,并以“一江山精神”为例对弘扬红色精神的路径问题进行探讨。
一、弘扬红色精神之因
1.社会主题变化是弘扬红色精神的现实需求。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题随着革命、建设、改革而不断变化:从“打倒列强、除军阀”到“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从“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题变化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为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奋斗时期,也是红色精神创造、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是开辟、坚守、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红色精神在社会变革中形成,既有创造者的属性,也有开拓者的属性,承载的红色文化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阶段。红色精神有凝聚人心、精神激励、整合创新等功能,可为实现各个阶段目标和任务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历史各阶段的社会主题不断地发生变化,阶段性目标也随之改变。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将发展红色精神融入社会发展各阶段,大力发挥其功能,以完成各个阶段的目标。在革命年代,弘扬红色精神是必然之事,红色精神契合革命主题,凝聚万人之心参加革命,激励众人之魂奔向社会主义,克服重重困难去战胜敌人,建立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弘扬红色精神是现实之需,红色精神融入建设主题,团结亿万群众攻坚克难,整合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红色精神与时俱进是弘扬红色精神的归宿。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一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红色精神的与时俱进,就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从不同的时期看,在革命时期,红色精神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精神糟粕相对立,它在革命中产生,在革命中发展,因此它的内涵充满了“革命”元素,并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出去,以凝聚力量去破坏旧的社会秩序和制度,建立新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红色精神充滿了“建设和改革”元素,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弘扬,发挥自身诸多功能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自身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与时俱进。
从精神和传统文化关系看,产生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红色精神含有爱国主义精神,后者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不仅是爱国主义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勇于革命精神、团结互助精神、实事求是精神等都是红色精神的文化本源。红色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辩证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弘扬。弘扬是与时俱进的前提,与时俱进是弘扬的必然归宿。
二、“一江山精神”之与时俱进
1.“一江山精神”是红色精神。“一江山精神”是在人民解放军解放“一江山”岛的过程中产生的。1955年1月18日,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员,统一指挥解放“一江山”岛战役,进攻“一江山”岛的陆海空三军参战总兵力达1万余人[1]p181。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海空军火力和炮兵火力一齐发挥威力,登陆部队在炮兵、航空兵、舰艇的直接掩护与支援下登岛,仅用35分钟就抢占了主峰,并迅速向纵深发展。经过3个小时的鏖战,解放军全歼守敌,打开了被国民党称为固若金汤的大陈门户——“一江山”岛。在解放“一江山”岛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人民群众对解放军进行了大力援助。相关资料显示,有24700多人参加了支前,抢修和改装70多艘船只,支援军需物资3500多吨,帮助部队运送作战物资2000多吨、油料840吨,为重伤员献血20000毫升。
在这一过程中,解放军官兵发扬红军精神,抱着不胜利不罢休的决心,不怕艰险,藐视一切困难,勇敢战斗;人民群众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不畏艰险,团结一致,勇于支前。解放军、人民群众、地方政府良性互动,融洽了军民关系,形成了“一江山精神”。21世纪初,台州地方学者将“一江山精神”提炼为十六个字,即“不怕艰险、智勇坚定、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从中可以看出,“一江山精神”就是红色精神,因为“一江山精神”与红色精神的主体内容、发展路径、媒介载体是一致的,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精神的结晶,都有旧址、遗迹、文物、文献、标语、纪念物品等物质载体。
2.“一江山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一江山精神”以民族精神为底蕴。“一江山精神”在“一江山”岛战役中形成,是红色精神,能鼓舞斗志,凝聚人心。在“一江山”岛战役中,解放军与台州人民将爱国主义情怀发挥到了极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台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爱家国的情怀付诸行动,不畏艰辛,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一江山精神”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还汲取台州的优秀传统文化营养,以传统的民族精神为底蕴。因此,“一江山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是发展了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江山精神”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一江山精神”内涵不断丰富,被提炼为“十六字”精神和“十二字”精神;二是支撑“一江山精神”的理论不断发展;三是在“一江山精神”的激励下,台州市委、市政府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创了新局面。“一江山精神”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丰富与发展。2000年以前,“一江山精神”没有明确定义,相关文章的作者大都对“一江山”岛战役进行回顾,对“一江山”革命精神激励后人不断进步的事情进行叙述。他们将“一江山精神”等同于“革命献身精神”。
21世纪后,台州地方学者将“一江山精神”提炼成十六个字,内涵也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一江山精神”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支撑,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支撑“一江山精神”不断发展的先进理论,“一江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与时俱进的“一江山精神”的激励下,台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区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不菲成绩。例如2013年,台州市实现生产总值3153.34亿元,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居第49位[3]。
从上文可知,“一江山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其民族性是时代性的基础,时代性是民族性的延伸,两者相辅相成,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所以说,“一江山精神”是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主的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
三、弘揚“一江山精神”之路径
1.把弘扬“一江山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之中。首先,从实施教育的组织方面来讲,这涉及政府、学校、社会等。政策是弘扬的有力手段,制度是弘扬的必要措施,法治是弘扬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要将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制定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等制度,加强法治建设。具体而言,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把“一江山精神”及其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写进教育规划,组织专门人员编写相关教材,设立相关课题,举办弘扬“一江山精神”的活动。
从学校方面来讲,各级各类学校要把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制定教育教学目标和方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弘扬“一江山精神”。具体而言,各级各类学校要制定相关的教育教学制度、科研制度、考核制度、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等,举办弘扬“一江山精神”的活动,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从家庭方面来讲,家庭教育是弘扬“一江山精神”的起点。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因此,家庭要设置目标、制定计划来弘扬“一江山精神”。具体而言,家长要配合政府和学校,将二者的政策落实到家庭教育中,以“一江山精神”知识来丰富孩子,以“一江山精神”言行来影响孩子,以“一江山精神”制度来规范孩子。
其次,从教育引导者来讲,这涉及公务员、教师、家长等。公务员在制定与落实相关政策、完善相关制度等方面弘扬“一江山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举办相关活动等方面弘扬“一江山精神”,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弘扬“一江山精神”。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各司其职,既是教育引导者,也是学习者,在弘扬“一江山精神”时也受到了“一江山精神”洗礼。为了更好地弘扬“一江山精神”,无论是公务员,还是教师,抑或是家长,都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争做优秀的引路人。作为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公务员、教师与家长不仅要在各自的行业弘扬“一江山精神”,还要在社会上对“一江山精神”及其蕴涵的文化进行广泛传播,发挥精神文化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
最后,从“一江山精神”属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方面来讲,“一江山精神”属于红色文化,是其精神形态之一,弘扬“一江山精神”可与弘扬其他“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等结合起来进行。在弘扬“红色精神”中弘扬“一江山精神”,学校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采用专题法、案例法、植入法等多种教学法,进行“一江山精神”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专题法,以“一江山精神”主题,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有条件的学校可与“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共建基地以推进实践教学工作。不仅如此,还要把“一江山精神”资源融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红色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从而有效地弘扬“一江山精神”。
除此之外,弘扬“一江山精神”还可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一江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以民族精神为底蕴,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契合之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四个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4]p81。从前文可以看出,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都蕴涵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在弘扬“一江山精神”与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问题上,可采取相似之法,同时进行。
2.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弘扬“一江山精神”。从企事业单位方面来讲,弘扬“一江山精神”离不开政府。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出台经济发展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以确保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事业单位要制订发展计划,出台相关制度,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各类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活力。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要坚持 “一江山精神”内涵发展战略,做到不惧艰难、勇于奋斗、重于求实、开拓创新、善于团结、顾全大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形成利于弘扬“一江山精神”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企事业单位还要坚持实现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具体而言,企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弘扬“一江山精神”:将弘扬“一江山精神”与加强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用科学合理、公正严明的制度体系引导职员信任规则、遵守规则;在宣传教育中弘扬“一江山精神”,将其内涵作为引领企事业单位的精神价值观,以增强职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一江山精神”融入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中,实现双向效益。
从产业方面来讲,第一产业是工业,第二产业是农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各行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5]p44。工业是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保障;第三产业能够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要在发展三大产业的过程中弘扬“一江山精神”,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向发展。
具体而言,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着重发展属于第三产业的红色旅游业。一方面,红色旅游能弘扬“一江山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红色旅游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6]p30。要发展红色旅游业,就要保护、开发和利用承载“一江山精神”的一切红色资源。台州市有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如“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烈士纪念馆、纪念碑、“一江山”岛、大陈岛等。政府和广大群众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也要继续开发这些红色资源,实施可持续性发展。可采取以下方法来发展红色旅游: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制定或完善相关的制度,设立专门的“一江山精神”与红色旅游策划组,加强旅游经营文化建设;切忌重复建设,建设精品、打造品牌;开发与旅游文化市场一致的旅游产品;将绿色旅游与红色旅游结合,进行协调发展。
四、总结与思考
精神是对人的主观存在状态的描述与定位,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包括认识、意志、情感、理想、信念、信仰等特殊的意识活动。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核。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总称,是历史经验的总结。红色精神的发展受社会主题的制约,社会主题变化会使红色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发生变化,但是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的实质始终不变,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不断加强而愈加稳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孕育生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等等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孕育生成了“一江山”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64字”创业精神、“98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些红色精神是因时而变的社会主题的产物,不断与时俱进,内涵不断丰富,顺应时展,同时被社会所召唤和弘扬。除了精神激励的基本功能外,红色精神还有以下四种主要功能:历史印证功能;文明传承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经济开发功能。红色精神的功能决定了红色精神有被弘扬的必然性,同时也决定了其被弘扬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只要结合社会主题和时代需求,采用得当方法,大力发挥其功能,红色精神的弘扬就会不断深化,拓展广阔天地。
“一江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和广大群众在解放“一江山”岛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红色精神。“一江山精神”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在新的社会主题面前不断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社会和时代需要“一江山精神”,要把弘扬“一江山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之中,还要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弘扬“一江山精神”。除此之外,弘扬“一江山精神”要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突出自强、包容、和谐、发展的时代基调,提升“一江山精神”的创新能力,保证弘扬“一江山精神”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只有依据中国的国情,结合时代特征,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弘扬“一江山精神”,才能使台州市、浙江省乃至全國始终富有活力。三是必须加强“一江山精神”的基地建设。这既能对 “一江山精神”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祖强.红船扬帆远航:中国共产党在浙江90年纪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2]瞿昌炎.一江山岛战役铸就军民血肉深情[N].台州日报,2009-07-06.
[3]罗浩榕.台州2013年GDP迈入全国前50强[N].台州商报,2014-02-22.
[4]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张启明.新经济知识一本通[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0.
[6]王晖.中国红色旅游生态化转型升级研究[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4.
相关阅读:社科纵横保护我国红色文化遗产
上一篇:创作评谭